新北市汽車旅館旅遊景點 -- 摩鐵景點 |
頁次: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三峽祖師廟 |
全廟建築均以精彫細琢,歷經四十九年尚未完成;殿內之木雕,石刻,浮彫或銅鑄,無一不是匠心獨運鬼斧神工之傑作,三峽祖師廟實為一座代表傳統文化的藝術館,亦可稱為雕刻博物館,常年吸引無數中外遊客,藝術專家學者及友邦貴賓蒞臨觀賞,歎為觀止。
出處: 感謝17Life提供 |
資料提供:艾森堡時尚會館
|
|
 |
三峽滿月圓 |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新北市三峽區東南方,,是台北近郊森林與瀑布最多的森林浴場。由於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中低海拔山區,因此森林型態以天然闊葉林為主,是為賞鳥、賞楓的勝地。
出處: 感謝17Life提供 |
資料提供:艾森堡時尚會館
|
|
 |
三和夜市 |
三和夜市就是位於中央北路上的中央夜市,一般三重人習慣叫三和夜市,可能因這個夜市亦有跟三和路交接的關係,久而久之,人們稱三和夜市。約到傍晚五、六點時,做生意的攤販一一出籠,充斥整條中央北路,整條路上大多是賣服飾的攤販;待七點過後,逛街人潮湧入,夜市中往來人群、過往的車輛和著攤販叫賣聲,使整個中央北路人來人往的熱絡景象達到沸點。
交通位置:
位於三重台北橋頭重新路1段與中央北路交接口至三和路2段間 |
資料提供:薇城精緻旅店
|
|
|
 |
二重疏洪道 |
二重疏洪道位於三重、五股、蘆洲、新莊間,全長為7.7公里,平均寬度450公尺,面積424公頃,主要是作為防汛期間疏洪的功用。新北市政府為使現代居住在都會的居民對休閒空間的需求,所以將二重疏洪道全面綠化,成功地將二重疏洪道由髒亂變成美麗的並具多功能的休憩場所。
二重疏洪道沿線還有疏洪運動公園、疏洪親水公園、疏洪荷花公園、疏洪沼澤公園、疏洪蘆堤公園、淡水河畔公園、疏洪圳邊公園等七座自然的生態景觀公園;其中,疏洪荷花公園及疏洪親水公園擁有美麗荷花池,疏洪沼澤公園具有沼澤生態區。
二重疏洪道是目前新北市居民的休閒遊樂天堂,周休假日還有騎著駿馬的新北市騎警隊,供遊客拍照。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民眾可走板橋文化路至華江橋,沿華江橋旁道路左轉環河路,由華江水門或右轉從江子翠水門進入,即可到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
2、民眾可走板橋中正路左轉銜接環河路,由四汴頭水門進入,即可到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
3、國道一號:由三重交流道下,接成功路轉二重疏洪道,即可到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
★ 搭乘大眾運輸:
1、搭乘三重客運經台北大橋至三重,接成功路轉二重疏洪道,即可到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
2、聯營藍31、231、233、245、263、264、310、701、702、703、台北客運「三峽-台北」請在華江橋站下車,沿華江橋旁,步行約10~15分鐘,即可到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 |
資料提供:薇城精緻旅店
|
|
 |
三重先嗇宮 |
三重先嗇宮
先嗇宮是三重地區最古早的一座廟宇,也是三重區民的信仰中心所在,又名「五穀先帝廟」,主祀神農大帝,位於三重區五谷王北街,創建於清乾隆初期,迄今已二百四十餘年!
先嗇宮為一棟三層樓殿宇。一樓為社教活動中心,兩邊分設圖書室、勵學室、閱報室,並定期舉辦晨間講道、社區登山活動、技藝比賽、婦女座談。原二樓奉祀黃帝,三樓奉祀主神神農大帝,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起,二樓改奉伏義聖祖、太上道祖、保生大帝,三樓加奉九天玄女、盤古大帝。兩廂都設有清靜客房,可容納350位香客住宿,並有數百坪寬闊的地下室。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五谷王北街77號
交通資訊:由台北市走台一號省道過重新橋後,右轉五谷王北街即抵
|
資料提供:薇城精緻旅店
|
|
 |
迪化街 |
迪化街上的店家大約有250家,其範圍包括了南京西路至歸綏街口、甘州街、保安街交叉口朝陽公園、甘谷街、南京西路一帶,早期這裡因為靠近淡火河,成為台北繁華的商業區之一,今日因為街道狹窄,因此發展有限,但在政府大力推動年貨大街後,昔日的盛況又再度出現,成為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歲末時,這裡的人潮更是擠得水洩不通,非常熱鬧。
公車:
(1)由台北車站搭39號公車至大稻埕下車,或由台北車站撘272號公車至大稻埕下車。
(2)搭9、206、255、274、302、304號公車於南京西路口站下車。
捷運:淡水線於雙連站下車。
開車: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下,沿重慶北路轉南京西路可至迪化街 |
資料提供:薇城精緻旅店
|
|
 |
|
 |
|
|
 |
|
 |
|
 |
|
 |
十三行博物館 |
地址:新北市249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每週一至週日,上午09:30至下午05:00
每月第1個週一(若逢國定假日及補假日,照常開放,並於次日休館。) |
資料提供:艾蔓精緻旅館(淡水館)
|
|
|
|
 |
士林夜市 |
1909年,設立「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過去的交易主要集中於媽祖廟「慈諴宮」之廟前廣場,然而市場攤販逐漸侵佔廟宇用地,於是慈諴宮築起圍牆保留僅存的狹窄廟地,圍牆只能任由攤販使用。
1913年,啟用的士林市場被列為市定古蹟
1999年,士林市場進行規劃改建。
2002年10月14日,由於通風、衛生、環境、公共安全等問題,原士林市場攤販移至「士林臨時市場」,位於文林路與基河路口、台北捷運劍潭站對面。臺北市政府於將原士林市場拆除改建大約在2011年12月完工,僅保留日治時代的磚造市場建築。8月,位於基河路的舊有士林市場改建成地上2層,地下3層式建築物,未來士林市場飲食類攤位遷回原址B1F後。
2011年12月,士林市場改建完成,攤商開始第一天遷移進入,士林臨時市場正式熄燈。
2012年,位於捷運劍潭站前方的士林臨時市場執行交地、拆除動作,臨時市場用地則計畫作為興建臺北市第二座大型藝術展演場館「臺北藝術中心」之用。2月,士林市場假日人潮太多,士林消防局在星期五、六、日派遣一台消防車戒備時間18點至00點止,以維護安全。4月,士林市場晚上人數擁擠,對於安全和環境品質有顧慮,將啟動人數控管,設置容留人數控管電子計數器,控管在1400人上下,為最高上限。當人數超過時,採取只出不進之策略。 |
資料提供:摩根時尚旅館
|
|
|
|
|
頁次: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