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 淡水 富悅汽車旅館

選擇富悅;富足喜悅

摩鐵簡介    摩鐵相片   摩鐵影音   摩鐵景點   摩鐵心得    摩鐵QA    TWMOTEL(汽車旅館)  

 

摩鐵景點

牛津學堂
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的歷史背景
西元 1882 年 9 月完工開學,取名「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 Oxford College 」<牛津學堂> 。 1914 年,在此增辦淡水中學,是臺灣第一間西學學堂,也是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和真理大學的搖籃地,現為二級古蹟。   
1871 年,馬偕抵達台灣打狗港,由於當時台灣南部已有英國長老教會在此宣教,而北部人口稠密卻沒有宣教士和教會,於是馬偕毅然決定北上,於 1872 年 3 月 9 日 乘「海龍號」輪船入淡水港,並決定以此地為宣教、醫療和教育之基地。 理學堂大書院的建築特色 牛津學堂是極有趣味的中西合璧建築,建築匠師因複雜無法溝通時,則削蕃薯示範,並以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代替水泥,為四合院格局,三開間主屋,左右為護室,門楣為觀音山石,題有「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 」。   
中西合璧建築 • 淡水知名泥水匠洪仔泉所建; 馬偕 博士親自選地,設計、督工。 • 四合院大厝,兩進兩護龍;西式圓拱形〈雨披〉的門窗和百葉窗。 • 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做法。 • 臺灣紅瓦斜屋頂;卻有西式氣窗─老虎窗。 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 , 卻是中國尖塔的造型─為緩和當地民眾。
紅毛城
紅毛城的歷史背景
十七世紀初期,看上台灣優越地理位置的西班牙人,進入淡水後,在淡水河口邊的山丘上,興建聖多明哥城。爾後,擊退西班牙人的荷蘭人,接著在聖多明哥城的城址附近重建一座更為堅固的城砦—聖安東尼堡。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因長期航行與本身髮色稍淡且偏紅,所以平埔族人大多稱外國人為紅毛番,紅毛番住的地方為紅毛城。荷蘭時期的紅毛城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時至明鄭時期,淡水是處犯人流放的地方,紅毛城也連帶成了一座廢城。直到清初,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紅毛城再度成為淡水河口防禦要塞,只是,清軍對它無過多經營。清末英法聯軍之役後,淡水開港,英國人租借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並在主堡東側興建領事官邸,紅毛城再度熱絡起來,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的地方。  
二次大戰爆發,日軍向英、美宣戰,台灣當時為日本人所據,英國領事館因而封閉,戰後英國人重返紅毛城,直至中英斷交。爾後紅毛城又歷經許多波折,還曾經委託澳洲、美國代管,最終在 1980(民69) 年正式收歸中華民國所有。近四百年的台灣與世界交流史,就在紅毛城的見證下,如舞台劇幕一場場地上演著。

紅毛城的建築特色
淡水紅毛城主堡是一座方形城砦,最適合防衛,同時它的地基深、牆壁厚,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在古代可不畏砲火的攻擊。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內部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二處,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同樣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以防止入侵者侵擾。最重要的是英國人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的特色牆身。
紅毛城的歷史發展從原本的軍事用途逐漸轉化成領事辦公的域,在建築空間的結構上,可以看到主堡建築依舊留有防衛功能的設計,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的設備有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當時英國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用為在台灣犯罪的英國犯人的臨時拘留所,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位於園區入口處的「南門」,是紅毛城園區裡唯一的中國式建築,是清初修建紅毛城圍牆時的同期建物。採用觀音山石條堆砌而成,非常堅固,門額上題有「南門」二字。清初建構保護紅毛城的四周城牆,並設置東西兩大門,南北兩小門,目前僅留南門,餘三座城門已於英人時期為出入安全管制而拆除並封閉。
紅毛城地址:臺北縣淡水鎮中正路28巷1號
小白宮
小白宮的歷史背景
清代海關分為兩種,一為常關,稱舊海關,一為洋關,稱新海關。常關乃就本國船隻裝載貨物徵收關稅,也就是國內貿易的稅關。臺灣在設行省之前,隸屬福建省,屬福建海關管轄,並無常關之設。 1862年7月18日 滬尾(淡水)洋關正式設立,小白宮現定為三級古蹟。  
淡水開埠後,稅務司實質上掌握了洋關行政與稅務大權。淡水關初設人員不多,侯威爾任職稅務司期間,其他海關洋人亦只有四人。隨著關務越來越繁雜,洋關人員也日益增加,因此有了購地建屋之需求,並於同治五年三月十日(1866.4.24)向地主吳春書、吳惶葉兄弟購買土地準備起蓋公館。同年,清廷「以關稅作為清政府賞款擔保,以海關作為可靠的財物代理人的途徑」,於是,在經費有了著落及外籍稅務司制度十分有效率的條件下開始興建第一棟海關官邸提供稅關長居住。到了光緒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 1875.5.31),海關又向吳氏兄弟再購買官邸左側土地,建另外兩棟宿舍,供秘書(書記)及其他海關關員居住。小白宮的建築特色 小白宮是一棟殖民地式建築。殖民地式建築之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涼台)的設置、落地門窗、煙囪等等。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與僅為增加建築面積之Balcony(陽台)設計不同,因此這種擁有大面積的Verandah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  
  小白宮,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有十一個半圓拱圈,東、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規律對稱的拱圈,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東、西、南三面的拱券迴廊,除視覺效果外還可增加光照面積,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除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更便於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迴廊每一扇門窗上,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方便排水,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同時具有隔熱作用。屋頂上設有煙囪,是壁爐設備,壁爐主要作為取暖及防潮用。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外側周圍則留有通風口,基座抬高約 一公尺 ,既可防潮又能表現出主人之尊貴氣派。  
  光緒二十一(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清廷派李經方到基隆外海與日本海軍做形式上的交接。同年 六月五日 ,日本稅關鑑定官野村材二在基隆登陸,基隆海關人員都已撤離, 六月九日 抵達淡水,淡水海關稅務司馬士( H.B.Morse)向日方表示:「大清帝國海關屬於赫德管轄,清廷僅支付海關人員薪俸、房租及其他雜費,每月 三千兩 而已,海關業務形同包稅制度,所有房屋、地產等均屬於赫德的私產。」日本查證結果,淡水海關官舍土地一區確有登記在赫德名下。經雙方不斷的交涉,日本方面估價淡水、基隆台北稅關所屬的財產總額為銀幣 五萬兩 。 八月五日 ,馬士結束淡水關的關務,將淡水、基隆兩海關正式移交日本。
  淡水河口因中法戰爭時劉銘傳採填石塞港策略,加速了淡水港的淤積而漸漸沒落。 1895年6月17日 ,日本舉行始政紀念,也於淡水重新開設淡水稅關。由於淡水港沒落,關務也顯得悠閒, 1900年5月10日 淡水稅關長中村純九郎發起,組成了「五十會俱樂部」,初期成員僅限淡水稅關員,以餘暇相互歡樂及開達個人智識為目的。內設俱樂部,有遊戲室與食堂,攻修部則有政法及語言科。提供各種書籍閱覽、棋類活動、網球、撞球、乒乓球、游泳等比賽,海關官邸則提供官員及俱樂部會員休憩、聯誼、運動、進食等功能。  
  日漸荒廢的小白宮,於1996年曾一度被財政部報廢,準備拆除建大樓。經淡水地方人士、團體、學者、專家,發起「小白宮搶救行動」,終獲內政部回應,於民國八十六(1997)年,評定此棟官邸具有歷史意義,在建築上也具有其獨特的價值,而定為第三級古蹟。
小白宮: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15號
水上機場
水上機場的歷史背景  
台灣第一座水上飛機場 - 淡水水上機場, 早期「淡水水上機場」是一處神秘而陌生的地帶,有駐軍管制不僅門禁森嚴,更有鐵道的阻隔,除老居民及少數樂於探險者,一般人對此處的歷史人文幾乎是隔絕的,現為縣定古蹟。   
西元 1937 年七七事變後,台灣總督府遞信部航空局便挑選淡水鼻仔頭村為機場預定地。經過二年規劃及土地徵收,才開始整地興建,終於在 1941 年建造完工,機場最初開放由民營的大日本航空公司使用,單葉雙引擎的水上飛機,從橫濱起飛後,在淡水加油停靠再飛往曼谷,載客約二十人,每月來回二次,平均一星期一航次。每次水上飛機起飛或降落前,便派出一艘巡邏艇在跑道各角落巡邏,用擴音機呼叫捕魚船隻閃避,以免妨害飛機起降。   
不過使用幾個月後,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爆發, 12 月 12 日,日本政府宣布停止航線。此後,僅有零星包機曾過境加油。 1943 年 9 月日本軍方徵用民航機及飛行,所有機場皆屬軍用,便不再有民航機在淡水機場起降。隨後,駐紮東港的日本海軍航空隊便派遣小型巡哨機進駐,負責近海的巡哨。   
1943 年日本軍方為增強淡水機場起降安全,便添加助航設備,先在沙崙設置一座「航空無線電羅針所」(無線電助電台), 1944 年在關渡小丘陵上設置一座航空燈塔。 1944 年 10 月 12 日 美軍轟炸淡水水上機場,擊中隔鄰「迺生產」油庫,日機因隱匿疏散得宜,損失輕微。 1945 年 8 月日軍投降後,淡水水上機場由國府空軍接收,由空軍氣象聯隊進駐,但從此不再做為機場使用,也不再對外開放。水上機場的建築特色 利用淡水河口中央的浮洲(土稱此條浮洲為「浮線」)之南側河道四、五公里長的水面為天然跑道,當時的設備包括:機場事務所、飛機修護廠、油庫、航空測候所、溜滑台、牽引機等。
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的歷史背景
滬尾砲台現址位於臺北縣淡水鎮中正路一段6巷34號。位於五虎崗的第一崗,視野良好,可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可惜今為樹木所遮。砲台西側為淡水忠烈祠,東側為台灣高爾夫球場,北側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現定為二級古蹟。  
西元一八八四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西元一八八四年八月一日,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就此展開「中法戰役」,此戰役亦稱「西反仔」。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發現淡水的重要性,因為法軍可以利用淡水河直接進入台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台,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這三座炮台幾乎被法軍摧毀。  劉銘傳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砲台。 十月八日 時,滬尾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而淡水居民為了憑弔在中法兩軍交戰中陣亡的將士,所以定農曆八月二十日為「中崙白刃戰紀念日」,居民們都會以「拜門口」的方式,供奉祭品及上香焚紙錢的方式來祭祀,此祭祀至此仍未間斷,延續百餘年。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劉銘傳知道中國砲船、科技、訓練方式,皆遠遜於外國的船堅炮利,所以就採取「師夷之長以制夷」,希望能學習到外國先進的技術,所以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一八八六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劉銘傳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並全數安裝於這十座新砲台上。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而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現今仍遍尋不著,懷疑當初為日軍所熔),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精省後轉歸臺北縣政府管理,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滬尾砲台的建築特色 滬尾砲台因位於高處,加上四周土垣及樹林的遮蔽,讓人不易發現它的位置,易守難攻,十分利於防禦,故又稱為「暗砲台」。砲台呈矩形,由外而內分別為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造層次分明。土垣: 又稱為母牆。砲台外圍以土堆成與砲台約略等高之土垣,高約 6.5公尺 ,具有掩蔽之功效,以增加砲台的防禦性。壕溝: 環繞砲台四周,區隔土垣與子牆以利砲台防衛,有點類似城堡的護城河。 營門: 整座砲台只有一座門,主要是便於防禦。砲台由於是一座軍營,而不是一座城堡,所以其名稱該稱為「營門」,而不是叫「城門」。另外在門額上有劉銘傳親題的「北門鎖鑰」四字。子牆: 以鐵水泥修築,是砲台的主要壁體,子牆最大厚度達 4.2公尺 ,最高達 7公尺 ,砲台附近的子牆成弧形且下凹,是為因應彈道的淨空。 主砲座: 以鐵水泥修築,設 12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弧形護牆上設有置彈孔,中間用360度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方位涵蓋整個淡水河口。旁邊另設有8吋徑克魯伯後膛砲一尊。副砲座: 副砲座設 10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及8吋徑克魯伯後膛砲各一尊。砲座集中於面海的兩面,最大的砲設置於轉角,其餘三座砲用半圓磨心砲架,方位角較窄。被覆: 是指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有吸彈效果,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甬道: 子牆內設有甬道,分隔成彈藥室及兵房。甬道亦可供士兵聯繫往來,彼此相通。廣場: 原為操兵場。在台北縣政府收回整修後,發現地表挖掘出以前所遺留的地基,現在仍在考證及歷史價值,所以廣場暫不開放。
滬尾砲台: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一段六巷34號
淡水老街古廟區
淡水老街

其實淡水老街包含現在清水街,重建街及中正路,由於中正路(以前俗稱下街)靠近河岸,商業發展較為活躍。淡水行政中心大都集中於中正路,由於路面不很寬,往往一輛車駛入中正路,就可見交通擁塞。老街除了分佈名產小吃外,也有數十家古董及藝品店,沿路均可見到。
福祐宮向左轉入廟旁的重建街。小小的街道沿著圍牆外側的石階越爬越高,順著山勢一直往北延伸過去,這條狹窄、彎曲而往上坡發展的重建街,是淡水最早形成的一條街,當年是陸路交通要道,聯絡碼頭和北方山丘上的聚落村莊。由於建在起伏不平的山坡上,使得屋與路面常形成高低落差,必需加建階梯上下,相當特別,今天在重建街上還保存著幾間舊式長條形街屋,古意盎然。「老街」是以往淡水商品交易中心,也是最熱鬧的地區,由各條老街的分布、走向、發展次序個別特色可以更清楚認識淡水的歷史發展。

◎嘉慶年間:重建街以福佑宮和附近的公館為起點,向北發展至「牛灶口」一帶,與淡水河成丁字型相交。稍後發展起來的「米市仔街」就是今天清水街北段,是由上往下發發,大致也和重建街平行。
◎道光年間:北方山丘聚落日益開發,吸引重建街自牛灶口更往北延伸至城仔口,就是今天的重建街北段。這段街道坡度很陡,人們稱為「崎仔頂」。米市仔街也繼續向下發展。
◎咸豐年間:龍山寺落成,攤販雲集米市仔街再繼續向南段發展,而形成「後街」和布店集中的「布埔頭」即清水街中段和南段。同時,淡水河岸逐漸淤積,民房也隨著興建起來,沿岸的大街興起,俗稱「下街」就是中正路的前身,船頭行號大都集中在這裏。大街東端沿河的方向,又分出一條「暗街」,今天稱為公明街。淡水的漢人聚落到此也已經趨於成熟,1860年開港通商後,西方洋商和基督教的勢力則在重建街以西的地區發展。
福佑宮
福佑宮創建年代難考,約為清乾隆年間(1822),位於中正路上,內政部公告列為三級古蹟。福佑宮為滬尾地區最古老的廟宇,俗稱媽祖宮,背山面水,為滬尾成街時之樞紐。相傳中法之役,光緒十年(1884)法軍進犯滬尾,媽祖顯靈助陣,一舉擊退來敵,事後獲頒光緒皇帝御筆「翌天昭佑」匾額,今仍懸於殿內。

廟內有「望高樓碑」,當時望高樓座落於沙丘上,附近地勢皆是海灘或不及三公尺高的沙丘群,因而由望高樓的塔上瞭望時,視野廣闊,確實為能瞭「望」的「高樓」。
龍山寺
走在中山路上,映入眼簾的盡頭是越來越窄的小巷,末端消逝在熱鬧的市集中。但在喧囂中,您可以發現另一片寧靜──座落在其中的滬尾龍山寺。
   舉步跨入門檻,一眼即見「龍山寺」三字鑴刻於形式厚重的香爐上,呈現出一股祥和靜謐的氣氛。或許就是因為龍山古剎並非以香客眾多而聞名,所以才能保有寧靜古樸的氣氛。
   龍山寺,在大家的記憶中似乎都是「萬華」龍山寺,很少聽到「滬尾」龍山寺。這座廟宇和萬華龍山寺亦有許多相似之處:寺內供奉的皆是觀音菩薩、都是由泉州聖江縣安海龍山寺所分靈來臺的,所以都命名為龍山寺。滬尾龍山寺目前被列為第三級古蹟。至於興建這座廟宇的原因,是『因渡海來臺的三邑(是為泉州的晉江、南安、惠安三邑)移民日多,人口開始從艋舺向滬尾移動。不過對於離鄉背井的三邑人民而言,精神上的寄託是不可或缺的,為了能就近恭祀觀音菩薩,滬尾三邑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於是建成了這座「滬尾龍山寺」』。

   隨著龍山寺建立而來的,除了虔誠的善男信女外,對此地帶來更具體影響的,卻是在此集結的攤販市集。狹小且充斥著小販吆喝聲的菜市場,與香煙裊裊、梵宇僧樓的龍山寺古剎緊密地結合成一體,寺宇廟埕、甚至是前殿三川門口,也被小販們盤據著,然而也就是這樣一種相依相存的景況,令人著實不知,到底是龍山寺走入了民眾的生活,抑或者說是人們進佔了龍山寺?
   雖然龍山寺已走過一百多年的歲月,而門口雄壯威武的石獅、氣勢非凡的龍柱、斑駁的古石碑仍屹立著,龍山寺的命運卻很乖舛:咸豐年間,寺廟剛剛落成,龍山寺就遇上一次大規模的地震,樑毀屋傾、一片狼藉,寺廟幾乎全毀;隔年信眾合力重修再造,之後曾再重修兩次,到了民國三十多年間,又因管理不善兼以年久失修而殘破不堪。仰賴民國七十年起,慧心法師四處奔走,龍山寺才能有今日面貌,但已與舊時盛景相差甚遠。
   正殿中高懸的匾額『慈航普渡』就是滬尾中法戰爭時,觀音菩薩顯靈助清兵擊退法軍,光緒十二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賜匾而來。現在的滬尾龍山寺仍香火不衰之因便於此。
清水巖
轉進陡峭窄小的清水街,走上一段斜坡,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殿宇輝煌的寺廟──清水巖。
   清水巖,也就是民間所稱的「清水祖師廟」、「烏面祖師公廟」,主神自然是清水祖師爺。清水巖的祖師爺據說是清朝咸豐年間,安溪清水巖本山的僧侶恭請祖師爺神像,親自揹負、渡海來臺的。而此廟是昭和七年(西元一九三二年)建成,因現址原供奉蕭府王爺,故現在的祖師廟還配祀蕭府王爺。
   殿前的兩個大型石雕作品:「日式的石宮燈。」以兩塊巨大的石頭雕刻成,其間鏤空、刻花的雕工實屬少見。廟內數十根石柱由信徒捐出,每到初一、十五,清水街擠滿人潮、還有南部進香團包遊覽車來上香的盛況。
   走出廟門,往山坡走去,直到清水巖的屋簷看到屋脊上的兩條龍鱗片是一種特殊的立體剪黏藝術,是以許多上釉的瓷器為材料,將之剪成合適的形狀,一個個黏貼而成的。這樣的製法雖然比較費事,但能保存較久,並且色澤也比陶器鮮艷。
   清水巖坐西朝東、位於崎仔頭龍頭位置,左倚大屯山、右擁觀音山,加上淡水河源源不絕地流入『龍口』,風水極佳,也有人認為,這是清水巖香火鼎盛、聲名遠播的原因。

   清水祖師又名落鼻祖師,每當有重大災難時,祖師爺就會落鼻示警。更神奇的是,只要將鼻子沾上香灰和清水便可黏回神像臉上,而且直到下次示警前,再也拔不下來。相傳同治年間,石門鄉鄉民恭迎祖師爺前往繞境,神轎一到港口就突然落鼻,民眾紛紛傾屋而出,為此神蹟而驚恐不已。此時忽然發生巨震,全村頓時成為廢墟,所幸人民皆在屋外才倖免於難。另一個傳說發生在中法滬尾戰爭:光緒十年,法軍進犯滬尾,交戰時,除了清軍孫開華提督奮勇抗敵外,祖師爺也曾顯靈,帶著兵馬、旌旗出現在滬尾上空,驚退法軍、庇佑人民,戰後光緒皇帝御賜『功資拯濟』匾額。

   另一個傳說是農曆五月初六,淡水清水祖師大拜拜的緣故:日治時期,淡水發生了一場瘟疫,信徒希望請祖師爺繞境解厄,於是在一陣商議後決定於端午節隔天舉行,但日本警方卻試圖禁止這次的活動。在繞境當時,祖師爺當真在日本警員面前落鼻,而在信徒沾上香灰及清水黏回神像後,任日本警員如何使力也無法再拔下,日本警方無法阻止才放行。從此五月初六的繞境活動成了慣例,並一年比一年盛大,直到今日已成為淡水當地廟宇神祗聯合大拜拜的熱鬧日子。
和衷宮
位於公明街上的和衷宮,興建於1857年(咸豐七年),奉祀朱府三爺,昔稱「三爺館」是為公明街的信仰中心。和衷宮相傳乃是咸豐初年時,由泉州晉江蔡姓移民攜王爺本尊渡海來台,後來因王爺頗為靈驗,不僅傳說王爺屢次顯靈捉拿擾亂村民的黑狗精,使住戶得以安居,又時常在「西北醒」(突如其來的暴風)來臨前,附身顯靈示警,以保佑漁民免於海難,所以深得住戶漁民的崇敬信奉,後乃合力建廟。

   另外有則關於和衷宮與鄞山寺的傳說:佔有蛤蟆穴風水的鄞山寺,與身居蜈蚣穴的和衷宮,有所謂蜈蚣鬥蛤蟆的風水之爭:相傳每當在蛤蟆穴的鄞山寺大興廟事時,位居蜈蚣穴的草尾厝(即和衷宮附近區域)必定大火!經抗議無效,草尾厝便請地理師在鄞山寺附近立了一根竹竿,作為釣蛤蟆的餌;又弄瞎蛤蟆的一眼。風水被破壤,本來佔優勢的汀州人每況愈下,鄞山寺後的兩口井水也變得一清一濁,今猶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渡船頭
位於淡水河畔邊的渡船頭。沿途有各式各樣的攤販,販賣五花八門的裝飾品,玩具,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堆食物,著名的蝦捲,酸梅湯,鐵蛋,阿給.......等等,在這裡都可以買到,包您讚不絕口。
   您可以買張票渡船到對岸八里去逛逛,嚐試八里「佘家孔雀蛤」特殊的滋味。
鄞山寺
過了捷運車站,往與老街相反的方向走,左拐上山。在鄧公路上的一片水泥森林中,又是一座充滿古意的建築佇立──鄞山寺。
  遠離老街喧囂的鄞山寺,雖然廟宇本身並不大,但屬於鄞山寺的土地卻不小,廟旁另一棟富古意而又現代的建築物──鄞山寺文物中心,對於拜訪鄞山寺的人們來說,也不失為一座醒目的新地標。
   廟前有座池子名喚「半月池」,而在池邊輕拂池畔的是罕見的楊柳,後面還有青山為背,風水學上來說是上好的格局,鄞山寺位處『蛤蟆穴(蝦蟆穴)』上,廟前的那口半月池象徵蛤蟆的嘴,廟後的水井為蛤蟆的雙眼,早期汀州人就因為得了這個風水靈地,才得以日漸興旺。地上的地磚每塊均刻畫上「蓮花」非常特殊。

   鄞山寺的歷史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廟內供奉定光佛。定光佛是宋代的得道高僧,原姓鄭,泉州同安人。他十一歲就出家修行,在汀州一帶傳道,曾為民除蛟患、降伏猛虎大蟒呢!」,這座看似真人的佛像採用軟木塑像法製成。(所謂軟木塑像法,是先將木料製成含「關節」的骨架,最後再敷以灰泥塑成神像。)所以不但栩栩如生,連神像的身體都是可活動的。

   鄞山寺是二級古蹟,是從福建汀州來的移民合力建造的,旁邊文物大樓是內政部協助建造。定光佛圓寂時,法號『定應』。多年後盜匪圍困州城,定光佛竟顯靈禦敵,汀州人因此將定光佛生前居住處改建成『定光院』、尊號『定光佛』。鄞山寺便是汀州府八縣移民興工動土而成。這座廟兩側的護龍,是舊時的汀州會館,裡面的廂房都是供汀州遊子作臨時居所的。

   靜謐的鄞山寺,也許是因為它面山背海、由低而高的穩當格局,所以雖不見裊裊的香煙,卻總能安定人心。尤其是兩側謢龍的汀州會館,更為鄞山寺注入一股血濃於水的鄉情。加上那詩情畫意的半月池、楊柳拂岸,散步其中更讓人心中舒暢。
漁人碼頭
情人橋
淡水舊港竣工於民國44年,漁獲盛極一時,但因淤塞而漸廢置,目前其防波堤仍是觀霞尋幽的最佳景點。省府在民國70年於沙崙興建第二新漁港。其位於海口展望甚佳,漸和淡水燈塔、中崙海堤、石滬角和沙崙海灘,連成一賞景,雅坐,垂釣,協力車和觀賞夕陽的著名風景線。近年來縣府更在防波堤建木棧道並擴建停車場、碼頭、觀光魚市和「情人橋」成為全台最知名度的風景區。
 

摩鐵科技   摩鐵部落格   廣告刊登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 2004-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2024-05-03):    昨日:    總計: